這次聚會的主題是「兒子與僕人」,這個題目很重要。感謝主,藉着不同的老師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闡明這個真理,盼望同學們能明白真正的要義,有比較清晰的認識。我的責任是從約翰這個耶穌所愛的門徒身上,看神怎樣來帶領他。每一個人,不管彼得、保羅、約翰,包括你和我,都是不一樣的,有神量定給每個人的帶領。但最終目標是一樣的,都要長成神兒子的形像,因為只有達到那個標準,神才會說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」。這就是我們從不同的門徒所經歷的,來學習神對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帶領。
「愛我的,我也愛他;懇切尋求我的,必尋得見。」(箴八17)這裏的「我」是指誰呢?從上下文看是指着「智慧」說的。箴言所說的「智慧」是指着一個人,就是耶穌基督。把「我」換成「主耶穌」,即愛主耶穌的,主耶穌也愛他;懇切尋求主耶穌的,必尋見。我用這節聖經來概括約翰這個人,因為聖經給約翰一個特別的形容詞: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」。十二個門徒裏,只有他有這個形容;他的特點,我們可以藉這節聖經來表明。
我們已看過約翰跟主耶穌是怎樣開始的。開始非常重要。主問:你要甚麼?你尋找甚麼?我們一生都在要得着甚麼。有些人要得利,有些人要得名,有些人要得愛情。但是神要問:你在主面前要得甚麼?這是每個人都要好好思想,小心地回答。你怎麼回答就決定了你的未來;因為尋求的就尋見,叩門的就開門。約翰回答了主,然後主開始作工在他身上。在他整個跟隨主的三年時間裏,主在訓練他。
主耶穌所揀選的十二門徒,有一天他們共同來到一個點上,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;那個點就是耶穌上十字架。這十二個人來跟從主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,也是一個共同的追求,在他們腦袋裏,所想的這位基督帶着他們建立以色列國。沒想到這位他們所跟從的基督會被人殺掉,並且死在十字架上。雖然耶穌曾把這件事告訴他們,但是他們很糊塗,沒有人明白這件事情。
到了逾越節那天晚上,主和門徒吃完了逾越節的筵席,然後就被賣了,被審判,最後被釘十字架。這對門徒的打擊很大,如同世界末日。這事發生如同晴天霹靂,我們所追隨的、要帶給以色列民希望的彌賽亞,怎麼可以死呢?我們所有的盼望都幻滅了。他們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,可是祂卻死了。他們根本沒有想到耶穌會復活。耶穌曾告訴他們會復活,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明白。
感謝主,當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一再向門徒顯現,把他們掉到萬丈深淵、所有的失望、破產了的信心又重新建立起來。這讓我們看見一件事,今天我們跟隨主、在教會裡熱心,常常神把我們帶到一種光景裏頭,把我們過去的信心、與主的關係、與弟兄姊妹的關係等,帶到破產,帶到墳墓裏去。為甚麼?因為從我們裏面出來的熱心、愛心、信心,過不了死亡這一關。
對於門徒來說,最大的打擊就是他們的主死了。彌賽亞怎麼可以死呢?神的兒子應該帶領我們建立神的國,祂竟然死了,還有甚麼將來呢?對於他們來說,這件事是不可以接受的。所以耶穌預告祂要去耶路撒冷,受文士祭司長的苦,最後被殺;彼得跳起來,責備耶穌:這事萬萬不可以臨到祢(太十六)。門徒根本不接受這件事情。但事實發生了,這對他們的打擊太大了。
那麼,我們在跟隨主、事奉主的路上,那些你帶起來的人,有一天造反。你越想就越氣,傷心地說:算了吧,我何苦來哉,他們又不是我生的。我們會灰心失望,到一個地步,有些人乾脆放棄了。我要說的點,就是我們所有人,在跟隨主的路上,神會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,進入墳墓。用另外一個說法:山窮水盡。看人失望,看教會失望,看自己也失望,做工做了那麼久,怎麼做到這個田地呢?我們會有這樣的可能,但不要忘記,這是神量身定做的,為甚麼?因為祂的教會、祂的工作,是在十字架墳墓的另一邊,而不是在十字架與墳墓的這一邊。也就是說,是在屬神、屬天的境界。屬於人的東西,屬於老亞當的東西,都不能被神接納。人若要被神接納,他必須經過死,埋葬,然後復活,才是屬神的,才是真的。
世界上的任何人事物,人類的文明、偉大的君王、偉大的事業、偉大的政黨等等,到了墳墓就結束了,帶不出生命永恆的價值。這是人的東西。但是神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。凡是出於神的,他來到死亡並不是終局,他要從死亡裏出來,復活。那個復活才能夠被神所接納的。所以我們在教會裏服事,會碰到很多想像不到的事情。教會裏的人跟社會上的人差不多,甚至還更糟糕;因為世人是赤裸裸地鬥你,不用掛「上帝」的招牌,在教會裏掛着「上帝」的招牌來鬥你,認為是替天行道。
這條路跟世界任何一條路都不一樣。它的結果不是在今天,是在將來;所以我們不能以今天的成敗論英雄。今天我們所經過的,從表面來看,可能一無所有,被剝得精光。但如果我們能夠從這樣的光景裏死而復活,那就是真的,是金銀寶石,經得起火的試煉。在約翰跟隨主的這條路上,他被帶到這樣的一個地步。感謝主,祂的復活把我們從死亡裏拯救出來了。
僕人的事奉
這幅圖畫在約翰福音第十九章。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節:「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,有祂母親與祂母親的姊妹,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,和抹大拉的馬利亞。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,就對祂母親說:『母親,看,你的兒子!』又對那門徒說:『看,你的母親!』從此,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。」這個經歷是約翰獨有的。耶穌沒有把祂的母親交給任何人,只交給約翰。為甚麼?十二個門徒中常常出頭的是彼得,他應該擔負這個責任,但是耶穌沒有把他的媽媽託給彼得,而託給約翰。照顧母親的事交給姊妹更靠得住吧,怎麼託給一個弟兄呢?主耶穌在十字架上,是承擔整個人類的事情,祂還不忘記一件基本做人兒子的責任,就是奉養母親。祂要給母親最好的安排,就選擇了約翰,把母親託給他。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,這是合格的兒子。
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母親,我們在母親的眼中是一個好兒子嗎?我知道,侍候病臥在床的父母是很熬煉人的。家父是在一個早上走了,我們沒人料到他那麼快離開世界。家母卻是病了一段時間,我們做兒女的陪她走了兩年的路,非常的辛苦。中國話有一句話說:久病無孝子。但我覺得這是神給基督徒的一個機會,來學習做兒女,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責任與考驗。耶穌把祂的母親託給所愛的門徒約翰,是有特別意義的,值得我們每一個學做兒子的人好好地去思考,這裏面神給我們學甚麼。
兒子與僕人的事奉,這個圖畫可以告訴我們很多的事情。其中一點,能夠長期地服事一個人,他的關鍵是甚麼?就是「愛」這個字。不管他多麼骯髒,多麼給你難處,你能夠無怨無悔地服事這個人。服事一個病人是非常困難的,他不舒服就罵人,稍不如意就給你眼色看,你要忍耐去服事他。這個是非常大的考驗。能夠頂得下來是甚麼緣故?愛他,無保留地愛他。所以我們知道,耶穌選約翰的原因是甚麼。約翰有一個特質,他是個雷子,火氣很大,罵起人來很凶,可是他有一樣東西比其他門徒更深刻的,那就是他愛人;而且這個愛跟平常的愛不太一樣。所以耶穌能夠把馬利亞交給他。
除了約翰有這個特點外,另外一個人是在舊約聖經裏的但以理。但以理書第十章十一節:「他對我說:『大蒙眷愛的但以理啊,要明白我與你所說的話,只管站起來,因為我現在奉差遣來到你這裏。』他對我說這話,我便戰戰兢兢的立起來。」「大蒙眷愛」的但以理,在別人身上我們看不見。新約的約翰、舊約的但以理,這兩個特殊人物,都跟愛發生關係。他們兩個人的職事有一個共同點,在他們的著作裏,能看見神向他們啟示奧秘,特別是關乎當時與將來的事。
但以理的啟示在舊約裏是看得最遠最廣的,到今天我們還在但以理的異象裏頭。最後一個時期要怎麼實現,都是但以理書告訴我們的。約翰的啟示錄,沒有人的異象能夠達到他的深度廣度遠度。神甚麼時候給他看見這個異象?那時他在拔摩海島,差不多一百歲了。神記念他,把最後最重要的異象賜給他。這兩個人身上的共同點,就是蒙神眷愛的。
讀經的秘訣是甚麼?不是參考書。倪柝聲弟兄說過一句話:甚麼人讀甚麼經。你是律師,你讀出來的聖經是法律條文。你是財主,你讀出來的聖經是如何發財。你好吃,你讀聖經是聖經裏有甚麼好吃的。你是甚麼人,就讀出甚麼經。你要真的明白神講甚麼,學兩個人,一個是但以理,一個是約翰。
怎麼為耶穌做見證
我們來看看約翰的著作,看他怎麼為耶穌做見證。約翰福音跟其他三卷福音不一樣。其他三卷福音是照着耶穌的生平來寫,從祂的出生記載到祂的死和復活。約翰福音卻很獨特,他不是從耶穌的出生講起,而是從太初講起的:太初有道。他講耶穌是在時間之前,因為祂本來就在時間之前。這個如果沒有啟示,沒有人知道;所以約翰有獨特的啟示。然後他介紹耶穌的時候,選了八個記號來講耶穌是誰;這種筆法跟其他福音書不一樣。後來他寫了三封書信:約翰一、二、三書。在約翰一書,他清楚地告訴我們,他要為親眼見過、聽過,親手摸過的作見證。這個見證講甚麼?生命之道。他說出他所事奉的主,祂帶給我們生命之道。是生命的問題,不是道理的問題。到啟示錄,我覺得啟示錄是六十六卷書的最高峰。他把耶穌在天上、在永世的地位,一幕幕地打開來給我們看,當然是神啟示他的。我們若要明白他所寫的東西,先要看他這個人;他是一個主所愛的人。
在約翰福音第十九章,我們看見的圖畫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把祂的母親給約翰去照顧。在啟示錄第五章,我們看見第二幅圖畫:約翰大哭。
啟示錄第五章一至四節:「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,裏外都寫着字,用七印封嚴了。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:『有誰配展開那書卷,揭開那七印呢?』在天上、地上、地底下,沒有能展開、能觀看那書卷的。因為沒有配展開、配觀看那書卷的,我就大哭。」
誰看過九十多歲的老人大哭?我想不太可能看見。但是這位老弟兄卻大哭,為甚麼事大哭?因為在天上也找不到,地上也找不到,空中也找不到,有一個人能夠配來展開神手中的書卷。人都會說,找不到就慢慢找嘛,何須哭?還那麼狂哭幹嗎?可是這個老弟兄就是大哭。別人不會哭,為甚麼他哭?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人配來展開這書卷,意味着神的旨意無法執行。這書卷上寫甚麼?就是神永遠的旨意要怎樣在神的舞臺上、在這個地球上的完成。他關心這件事,他非常在意這件事,所以他哭了。
因為這是關乎整個神旨意的執行、實現與完成,卻找不到一個配執行的人。他太愛他的神了,非常關心神的旨意,如果沒有人執行,活着還有甚麼意思?所以他大哭。他的哭說明了他愛他的神。我們可能都有哭的經歷,是為甚麼哭?有人為他的罪哭,在神面前悔改。有人是因為所愛的人遭遇很大的挫折、病患或死亡而哭。這都是正常的。而約翰不是為他的親人、朋友哭,乃為神的旨意哭。
有愛就會哭。所以聖經說約翰是神所愛的那個門徒,這句話不是隨便講的,神在他身上看見「愛」的特質。他是真正的愛神,他關心神所愛的,所以他會哭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不講太多的大道理,只給各位兩幅圖畫,一是耶穌把祂的母親馬利亞託給約翰;一是啟示錄上約翰的大哭。這是約翰把耶穌兒子的生命表達得最形像的圖畫,裏面包含一個重要的元素:愛。因着這個獨特的愛,約翰得到的啟示也是最深刻的,神給他的異象也是最大的。
禱告
親愛的主,我們感謝祢,我們這種不懂愛的人,卻被祢愛上;我們這種完全走自己路的人,卻被祢揀選,這是何等奇妙的旨意!神,祢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,祢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,我們今天實在是有福的人。主啊,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,都是祢在永世計畫中早就安排好的;但是主祢給了我們選擇的權利。主!祢今天要問我們每一個人:你尋找甚麼?你要甚麼?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約翰身上學到榜樣,讓我們在這個追尋的路程中,能像約翰一樣摸着祢的心,討祢的歡喜,對祢一生忠誠,沒有後悔。主!願祢在我的身上得着當得的愛情,願祢為大,我們都愛祢,聽我們的禱告,奉主耶穌寶貴的名禱告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