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期 2015年9月 第十五期 2015年9月
列印本篇

祂所賜的,有使徒,有先知,有傳福音的,有牧師和教師,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。…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(弗4:11-12,16) 

 

  主呼召我們作祂的工人,作祂的工,那麼我們怎麼樣做?作甚麼?我們知道,今天神所要作的工,就是建造的工,建造祂的教會。神呼召我們也就是為著教會的建造,所以祂把恩賜賞賜給我們,這不是為著我們,神的目的乃為成全聖徒,叫聖徒們各盡其職來建造基督的身體。因此在這個過程裏,我們的服事就是供應生命來成全聖徒。所以以弗所書四章到了第十六節就說:「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」。

  我們怎樣成全聖徒?不錯,是主賜給我們恩賜來服事祂的旨意,但這並不是說,我們一蒙召來服事祂,我們就能按著主所賜的恩賜來服事,實在說,主給我們的恩賜還是在身體中服事而逐漸顯明的。並且我們也不是一蒙召服事,就能成全聖徒,我們乃是學著作,在學習中成長,在學習中被顯明的。記得自己剛剛出來服事主的時候,我的姊妹就提醒我說:你要記得你在神的家裏,永遠是個學徒。我們知道最瞭解我們的人,就是我們身邊的伴侶。她知道我的問題。我曾在銀行工作十四年,但只做過半年的學徒,就開始當經理了,從小經理做到大經理,就好像一個做老闆的一樣,所以我的姊妹妹從我剛開始服事的時候,就提醒我說,你在神的家裏不是老闆,要記住自己永遠是一個學徒。這句話對我來說,非常重要。的確,一個主的工人,要學習作主的工,在事奉上首當注意的,就是必須牢記我們永遠是一個學徒。

 

在事奉中永遠作一個學徒

  甚麼叫作學徒?聖經說:「學生不能高過先生,僕人不能高過主人」(太10:24)。這「學生」一字也就是「學徒」。我父親十四歲就到北京一家珠寶店去做學徒,所以他是個很有規矩的人。他告訴我們,做學徒的眼睛,要一直知道你的掌櫃所需要的是甚麼?如果要等他開口叫你去做甚麼,那你就已經失敗了。他的眼睛這麼一動,你就要知道他想要幹甚麼。我們是主的學徒,主的話清清楚楚叫我們幹甚麼,但我們好像沒有聽見一樣。我父親說,以前在鋪子裏,吃飯和睡覺都是在那裏,學寫字,唸書以及工作也是在那裏。然後晚上關了鋪,拿兩塊鋪板就睡在那裏,睡覺之前還要學習。他說,吃飯的時候,如果掌櫃的筷子沒有拿起之前,沒有人可以動,不能搶著吃。掌櫃吃完一碗飯,碗放在桌子上,你才去給他裝飯,這個就失敗了。你眼睛裏面沒有注意你主人所需要的,當他還沒有放下,你就去接過來,這還勉強及格。然後這掌櫃吃完了,筷子一放在桌子上,就沒有人可以再吃了。

  我們看見做學徒,一定要知道的主人要的是甚麼?今天我們在神家裏服事,我們知否神的心意?知道神要我們作甚麼?可惜我們今天看到的,在神的家裏很多的服事,要安排,要請這個請那個,才有人去做。弟兄姊妹,如果我們真正在神的家裏面,學習作一個合神心意的工人,我們就不單要學做,也要做神心意裏要我們去做的,不要等到事情出問題了才知道,才去做。

  做學徒的另外一點,是沒有任何報酬的。我父親告訴我,學徒是沒有薪水的,也沒有假期,每年過年回家之前,老闆說,今年這小徒弟還不錯,給他五塊錢。我父親說他第一年拿了十二塊錢,這對他真是受寵若驚。老闆給的是獎賞,不是應該得的。我們是學徒,所以我們在神面前沒有甚麼應該的權力。因此我們在神的家裏要有學習,一直謙卑俯伏在主的面前。因為我們太容易出頭,在服事上,尤其是我們在話語方面多有服事的,很容易引起弟兄姊妹的注意,因著主的恩典,有時候主藉著我們給人一點的幫助,弟兄姊妹就對我們關心,顯出他們的愛,那我們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就以為自己是老闆了。我們不要忘記,我們是主的奴僕,是學徒。這對我自己是個時常的提醒。也感謝主,這些年裏,主給我特別的恩典,有許多的機會跟隨年長的弟兄們學習,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外地的,這些年長的弟兄們,實在給了我榜樣。

  年初我去多倫多,碰到我一些中學的同學。大家碰面,講些甚麼呢?退休。這是到了我們這年紀的人,很多時候見面就講的題目。大家覺得我們這個年紀是快要退休的,加拿大的福利非常好,他們就在那裏計算自己可以拿到多少養老金,希望可以甚麼事情都不用做,退下來休養,叫作退休。在美國現在有很多人說,你要為你的退休而計劃,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,你的財政可以完全沒有問題,不用上班也可以夠錢花,可以頤養天年。

  那麼對於神的僕人,我看到有些年長的弟兄們,他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,在教會的行政上放下來了,把事務、行政交給年輕的同工。但是我沒有看到他們有那一個,是在屬靈方面退休的,我倒發現這些年長的弟兄,他們屬靈的生命一直還在成長。他們到了八,九十歲,在屬靈生命的追求上仍沒有停止過,沒有退休。就是這一點,今天我們年輕的工人,就應該好好的學習,學習不斷的追求,叫我們屬靈的生命不斷成長。

  再者,我們的學習,還得在神的家中與弟兄姊妹一同承擔,一同負軛。從前我想,現在好好把聖經讀好,在教會裏儘量成全聖徒,這裏安排幾個負責的,那裏安排幾個負責,那我就可以想去哪裏就去哪裏。感謝讚美主!很多弟兄姊妹都希望我們能夠去看望他們,我也很願意去。雖然有時候覺得,出門是辛苦的,但感謝主的恩典,祂叫我們身體覺辛苦,心不辛苦。所以你們要我們去,我是很願意去的。但是我們自己家裏卻還有擔子,主沒有說叫我們放下,所以很多時候就受限制了。但感謝主,這個限制雖然好像是受苦的,主在裏面卻叫我們看見這是必須的。為甚麼呢?因為真正屬靈的成長只有和當地的弟兄姊妹,一同負軛,一同背十字架,才能有真正屬靈的成長。所以有些時候,有同學說老師們不經常出去看望他們,你們不要以為他們是懶惰的,只因他們在神的家裏面還有很多的責任,就是神給他們的託付,他們之所以能夠供應我們,正是因為在家裏,在當地的配搭,和弟兄們一同負軛,所學的功課壓出來的油,才能夠作我們的供應。

  弟兄姊妹,如果我們整天沒有壓力的,神的兒女,神的僕人,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沒有壓力了,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。可能是神已經把你放在一邊,不用你了。所以我們不要說,渴慕有一天,我是完全的輕鬆了。弟兄姊妹,主呼召我們,是要我們作祂忠心的僕人,作祂的精兵,這場仗還沒有打完,魔鬼還沒有被打敗,神的教會還沒有長大成人。那麼我們這些作工的人,就休想退休,休想在沙灘上曬太陽。我們感謝讚美主,當我們與弟兄姊妹一起服事,一同負軛的時候,雖然有壓力,但卻壓出膏油來,以致能如經上所說,死在我們身上發動,生就在別人身上發動(林後4:12)。這也是今天我們在服事上,一個起碼的認識與學習。

 

在生命中擔當弟兄們的短缺

  我們所讀的聖經說,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。在聖經裏面有一個人物叫作巴拿巴,我想我們可以從他的身上,得著一些幫助,學習如何的去成全聖徒。使徒行傳四章三十六至三十七節說:「有一個利未人,生在居比路,名叫約瑟,使徒稱他為巴拿巴(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)。他有田地,也賣了,把價銀拿來,放在使徒腳前」。「使徒稱他為巴拿巴」,也許已經沒有人記得他真正的名字,因為他在使徒們當中,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勸慰子,英文就是「鼓勵之子」。他的勸勉、安慰是出了名了。這巴拿巴,這裏說他有田地賣了,把銀子拿來放在使徒的腳前。我們看到,這巴拿巴是當別人有缺少的時候,他願意與人分享他物資的好處。當我們在教會裏面服事的時候,我們看見每一個服事主的人,不一定都像巴拿巴有錢,但是你卻發現,這些服事主的人,他們對自己非常節省,但對在他周圍的神的兒女,卻是非常的大方。

  講到這勸慰子,我自己有個很深的經歷。就是在這些年長弟兄們的跟前,好像我很少挨罵。為甚麼我這樣講呢?因為我是覺得自己是欠罵的人,很多人都曉得我和王國顯弟兄一起聚會,我從大學的時候就在他那裏聚會。那個時候我是一個人在美國,所以放假的時候就會到他的家裏去住。幾年以後,有一天我和他算帳,我說,「王弟兄我在你家裏出入那麼多次,為甚麼你從來不說說我以前的問題?」我們這個人都是無知的。別人對我們好,我們最後都還要去找一個理由。王弟兄就說:「你以為當時自己的那些毛病,我和你說你會聽嗎?到現在我都沒有和你說,但你自己發現也改正了。」所以我們就看到這些年長的,他們是受過很多的苦,包容我們這些不像樣的年輕人。我不是叫你們去縱容年輕人,如果你們為了他們禱告,哪要好好的罵他,修理他那是應該的。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說他不知道是否有用的話,那還不如去為他禱告,把他交在主的手裏面。當主光照他的時候,他就會看見,我們就會看到他回來。所以我就看到今天所需要的是甚麼?我從所接觸的年長弟兄們得到,學到的,就是鼓勵、肯定,在真理上的教導。

  在生活方面,今天我們看到小孩子,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慢慢在改變了。記得我小的時候,從來沒有甚麼玩具,我家裏六兄弟姊妹,但是我們好像沒有甚麼問題就長大了,而且每個人書也唸得還可以。我們看到現在教會裏的弟兄姊妹,只有一個孩子,在國外就有兩個,如果是生三個、四個那就算是很多的了。為甚麼呢?因為他說沒有辦法養育,受不了,不但要花錢,還要花精神,好像這些孩子永遠都不滿足的。很頭痛,每個都是小皇帝。但是我們怎麼樣來教養這些孩子呢?在我們中國人,我們很少肯定或者鼓勵自己的孩子,我的父親就從來沒有誇獎過我,有的時候閉著嘴對我有一點微笑,我已經是很滿足了。但今天在這世界的潮流,教育思想在改變的時候,我覺得我們應當注重給孩子神話語的教導,真理的教導,但同時也要關懷,要給他們肯定、接納並鼓勵。

  巴拿巴,在掃羅蒙光照悔改以後,使徒行傳九章二十六節說:「掃羅到了耶路撒冷,想與門徒結交,他們卻都怕他,不信他是門徒。惟有巴拿巴接待他,領去見使徒,把他在路上怎麽看見主,主怎麽向他說話,他在大馬色怎麽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,都述說出來。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」。所以我們看見這巴拿巴不只把自己的田地都賣了,供應神的兒女。我們看到當掃羅悔改以後,因為他的名聲太可怕了,沒有人敢接納他,但有巴拿巴接待他,而且帶他去見使徒。在這裏我們就看到一件事情,巴拿巴這一位神的僕人,他有一顆很寬廣的心,你說他一定是一個老好人。但是你發現他並不是一個糊塗的老好人,因為這裏告訴我們說,當他領掃羅去見使徒的時候,他把掃羅在路上怎麽看見主,主怎麽向他說話,他在大馬色怎麽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,都述說出來。你就發現他是很清楚的人,是一個有屬靈洞察力的人。當一般人不敢接納這個肢體的時候,巴拿巴他敢,他為甚麼敢呢?他並不是糊裏糊塗的去分析真理,他是與掃羅交通了,冒一個風險去把這樣的一個同工成全。

  很多人為了自己,為了工作,都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要冒甚麼風險把脖子伸出來。但你看這巴拿巴,他去找掃羅,真的是把自己的脖子伸出來,如果這個人真的出了問題,那該怎麼辦?但是我們看到他的確有一個寬大的心,而且相信弟兄,成全弟兄。我常有這感覺,教會裏有受浸,受浸的時候我們要給初信的談話,有的時候我們給一些年輕的弟兄,讓他們學習怎麼樣去接納,去摸他們生命的感覺。我就發現越是年輕的負責弟兄,就越嚴厲。若是去和王弟兄談話,就好像比較鬆一樣,為甚麼呢?一方面因為年長的弟兄生命老練,很能容易碰到生命。另一方面呢,我們年輕的在神面前,因著自己的限制,就把人要求的很高,甚至高過對自己的要求。

  一個主工人的學習,實在需要學作一個寬大的人,在屬靈的度量上寬大。我們要看見主是怎樣接納我們,我們要對肢體接納。不是糊裏糊塗的接納,巴拿巴不是糊裏糊塗的,他是清清楚楚與保羅談過的。在這個點上,我覺得我們實在是需要在生命的功課上學功課,需要的操練。

  我們再往前看使徒行傳十一章,我們看到,巴拿巴他不只接納保羅,而且還把他找來參加服事,他覺得在安提阿那裏需要有這樣的人,二十五節說:「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」。弟兄姊妹,當我們發現有一些弟兄姊妹,或是同工是有恩賜,我們怎樣去成全他們?我們所能作的就是把他們帶進服事裏,幫助他們,鼓勵他們,為他們開路,成全他們。當弟兄姊妹都能夠服事的時候,感謝讚美主!基督的身體就建立起來了。

 

同工之間彼此順服

  這巴拿巴,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人,第二十四節這裏說:「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,被聖靈充滿,大有信心。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」。他是這樣的一個人。你不要以為他是一個好好先生,不!他是一個被聖靈充滿,大有信心的神的僕人。這是今天教會裏所缺乏的,你知道他把保羅找出來,第十三章一、七、十三至五十節,然後再到第十五章,一開始你看那裏怎樣記載?「巴拿巴和保羅」,巴拿巴他們這個同工團帶著保羅。當你看到第十三章及後面的記載就已經不同了,是「保羅和巴拿巴」。你看見嗎?當他成全了一個弟兄,他不單只把保羅帶進了服事裏,最後他還服在比他有恩賜的保羅之下。

  這是個不容易學的功課,在教會裏面,年長的弟兄教導我們要學習順服,我們順服年長的還容易一點,對嗎?因為年長的供應我們,但要我們在同輩中順服,彼此順服那就難了。對同輩的我們抱怨的會特別多,只要他做一些事情不太合理,或不太合宜,或者不太合你的心意,那你就會找出很多的道理來抱怨,控告他。我們裏面不願學順服。你看巴拿巴怎樣?這保羅不只是他的平輩,而且是他提拔出來的,沒有人敢見他的,是巴拿巴引他到使徒的面前。他在一個地方沒有人使用的,巴拿巴把他找來,神大大的使用他,那你還不一輩子重重的感恩於我,現在還叫我跟在你的後面?實在保羅的口才、悟性、恩賜以及啟示都比巴拿巴大,但是我們看到這一位勸慰子,他雖是更早蒙恩,但是卻實在顯出了美麗的生命,順服主而甘心服在保羅之下。

  雖然他們最後因著馬可的事情,有一個厲害的爭辯,但是誰對誰錯?聖經沒有評論。讀聖經的人有許多的講法,但是我們看到巴拿巴卻是成全了馬可,以致最後保羅也不能夠不承認說,馬可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(提後4:11)。當然神藉著保羅也造就了馬可,對他有一些的教導。但是如果沒有巴拿巴,可能馬可已經退去了。所以你看見嗎?就算是有軟弱的弟兄,神用著不相同的肢體,不同的器皿,不同的工人作一件事情,成全聖徒。

  今天我們作為一個神的僕人,在服事上我們所需學習的:對於自己要有絕對嚴格的要求;要絕對謙卑俯伏在主的跟前。但對於我們的同工,我們的弟兄姊妹,我們當從巴拿巴身上學習,作個接納弟兄,成全聖徒的人。但願我們在神的面前永作學徒,但在屬靈的生命上,卻要竭力追求,不斷的成長,以能供應神的兒女。也學習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使基督的身體得建立。

要學習作主的工,在事奉上首當注意的,就是必須牢記我們永遠是一個學徒。

一個主工人的學習,需要學作一個寬大的人,在屬靈的度量上寬大。主怎樣接納我們,我們也要怎樣對肢體接納。

聯絡我們

香港:
九龍青山道64號名人商業中心1005-8室
電話:2854-4080 傳真:2854-4082
電郵:register@academyofchrist.net

美國:
3615 164th Place SE Bellevue, WA98008 USA
Tel:(425)747-0889, (425)746-7711

加拿大:
天糧書室(Manna Book Store Inc.)
105-3751 Jacombs Road, Richmond, B.C. Canada V6V 2R4
Tel:(604)303-1102 Fax:(604)303-1108

經濟來源

本學房的服事是從主手中接過來的,也就學習在信心 中仰望神作供給,故不收取學費,一切需要均等候神 的預備。盼望主內肢體多為我們這服事禱告,若有神 的感動,願意為學房的需用奉獻;

香港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「基督學房有限公司」或 「Academy of Christ Ltd」。
郵寄:基督學房 香港九龍青山道64號名人商業中心1005-8室。
或直接存入本學房匯豐銀行HSBC戶口: 491-374088-838 內。
請在存款單上寫上姓名及回郵地址寄或傳真至學房辦事處:2854-4082 本學房會按回郵地址寄上可扣稅之收據。

台灣地區:
可存入: 台灣銀行高榮分行 (ATM代號:004)
帳號: 224001008159
戶名: 社團法人高雄市基督證主宣教協會 (請註明:為「基督學房」)

美國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 Academy of Christ
郵寄:Eastside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
          3615 164th Place SE Bellevue, WA98008

加拿大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Academy of Christ
郵寄: Academy of Christ c/o Manna Book Store Inc
          105-3751 Jacombs Road, Richmond, B.C.Canada V6V 2R4

董事成員

主席: 彭動平
副主席兼聯絡主任: 吳淼垚
校長: 劉志雄
副校長: 丁燕嬰
教務主任: 王國顯
財政兼文書: 郭定強
總務主任: 黃漢先
資訊科技主任: 劉啟光

指導老師

丁燕嬰 劉啟光 劉志雄 吳淼垚
張逸萍 彭動平 彭廣純 李大飛
李熙協 林澤揚 王國顯 石鴻生
許炳堅 謝貴枝 郭定強 黃漢先

辦公室同工

常務幹事: 黃頌恩 、 黎悅康
網站系統管理: 譚頌樺 、 馬慶潮
辦公室助理: 黎麗文

通訊

編輯: 黃漢先
設計: 馬慶潮
圖片來源: www.morguefil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