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認識基督的重要 |
|
史百克(T. Austin Sparks) |
|
「你們說我人子是誰‥‥。」(太十六13-15) |
|
對這個問題,每一個人的答案,足可顯明各人屬靈身量有多少。主對這個問題,無疑是尋求彼得的答案—就是見證,並確定神為神兒子的神性。關於基督的神性,我們不是要去注意許多引起爭論研究的問題,我們乃是要更豐滿的認識基督,在神整個計劃中所佔的地位及其意義。 |
|
關於人類神聖命運的認識,乃是基於對基督的知識 |
|
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必須先知道,就是凡與人類神聖命運發生關係的一切事物,都是聯於「認識基督」上,特別對於基督徒,這個認識要控制他生活中一切事物,聖經裡對於這兩件事的關係有很清楚的說明: |
|
(1)基督是基督徒生命的根基 |
|
基督徒生命的開始和根基,乃是在於對基督的認識:「叫他們『認識』你獨一的真神,並且『認識』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,這就是永遠的生命。」(約十七3)神在新約裡確實記載,就是基督徒生命的開始可能很好,也可能軟弱,並且他以後屬靈情形的好壞,就根據他開始時的情形而定。 |
|
在人天然的生命裡,也有這個原則,若一個嬰孩生下來很弱,以後就發生更多的麻煩,他需要人更多的照顧;反之,若他生下來很強壯,那往後就可以少些麻煩。基督徒生命的開始和嬰孩一樣,也許很強、也許很弱,這開始時的強弱,足影響他以後屬靈生活的情形,而且影響的時間可能很久。這就是說:他以後生命的剛強、軟弱、進步、停頓,結果子,或是不結果子,都在於開始時,他對基督的認識如何而定,這一點我們必須記牢。使徒們深知這一點的重要,所以他們總是在開始時,就在對於基督的充分認識上,立下一個美好的根基。 |
|
(2)在對基督的認識上一直增長 |
|
聖經也清楚給我們看見,基督徒生命開始後,就當在以後整個的時間裡,在對於基督的認識上一直要有增加,因為: |
|
(一)新約聖經在關於基督整個身體存在的事實的教訓中,確實含有這層意思。 |
|
(二)在基督徒生命開始時,使徒是使用「知道」或「認識」這樣比較簡單的詞,如前面所說:「認識你獨一的真神……。」但等到基督徒的生命達到成熟時,使徒就改用一個更豐滿的詞,這個詞,英文聖經沒有把它繙得清楚,它最好繙作「真知道」或「完滿的認識」。這個詞在全本聖經中,至少用了十三次,另外還有在以弗所書第一章十七節:「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,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,使你們『真知道祂』。」 |
|
這乃是使徒寫給那些已經知道神整個心意之人的話(徒二十27),就是寫給那些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,他們曾經和保羅一同住了很久,但是幾年之後,保羅卻為他們禱告,求神使他們有智慧和啟示的靈,能夠更豐滿的認識基督。這個教訓是非常有意義的,這些話背後的意思,都是說到基督徒應當而且必須在認識基督上,一直有所長進。關於這一點,神的話已說得很清楚了,我們不必再加以強調,但是我們要先建立一個思想:認識基督,乃是信徒達到基督豐滿的根基。 |
|
聖經幕後的事 |
|
現在我們要隨著聖經的引領,來看整個關於「認識基督」的這件事。在這世界的舞臺上,正在演著一幕戲,其劇本是由許多部門的科學所組成的:地—地理學、天—天文學、生命—生物學、人體—生理學、人心—心理學。這些世界、人類和歷史都是在舞臺前面演出的戲劇,但是基督徒因著聖經,卻被帶到這些事物的後面,而來到舞臺的幕後,看見了每一樣事物的背景,換句話說:他乃是被帶到歷史的幕後,萬有的背後,而來到神的面前。 |
|
他也因著聖經,知道這一位神是有旨意、有計劃、有目的的神。前臺所演出的,是全部照著祂所設計的。再者,基督徒乃是藉著聖經的引領,看見這一個偉大的計劃和目的,是需要由神自己親自來完成的,同時這個計劃或目的,也是集中在一個人—祂兒子—的身上,神所有的豐富,都是在祂兒子裡面,所有的計劃也都是論到祂兒子的。 |
|
聖經的七大段落 |
|
接著,基督徒還會發現,關於這個偉大的計劃,就是關於祂兒子的這一個偉大的計劃,聖經乃是把它分為七個明確的段落: |
|
第一:創造,聖經對於創造的記載並不多,反而說了很多關於這個創造與神兒子的關係,例如「萬有藉著祂並且為著祂造的。」(西一16)這是很有意義的說法。 |
|
第二:列祖部分,從創世記第四章起,一直到第五十章止。 |
|
第三:以色列部分,從出埃及記起,到舊約末了,其中又分成幾個小部分,第一,祭司部分—出埃及記第二章至撒母耳。第二,君王部分,從撒母耳記上至歷代志下,說到王權被推翻以及人民被擄的情形。第三,先知部分—剩下的舊約部分。 |
|
第四部分包括神兒子的道成肉身,地上的生活,受死和復活。 |
|
第五部分乃是復活以後的四十天(這是短而重要的部分)。 |
|
第六部分是這位高升的主屬天的職事—聖靈的降臨和教會的產生,職事和豐滿。 |
|
最後一部分,是神兒子在祂國度中的降臨。 |
|
我們先把第二和第三部分,就是列祖部分和以色列部分,作為我們的題目,從其中來看主耶穌在神計劃中,所佔的地位和其意義,使我們得以更豐滿的認識祂;這乃是教會和信徒達到屬靈的豐滿所不可缺少的。 |
|
列祖部分 |
|
在這一部分裡,我們可以看見有七個控制性的人物。「七」這個數字在聖經裡乃指「屬靈的豐滿」和「完全」說的,這七個人物均具代表意義,神藉著他們說出祂兒子七方面完滿的特性,他們就是為著這一個計劃而特別被挑選出來的,這七個人就是亞伯、以諾、挪亞、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和約瑟,他們乃是當時最具有控制性的人物。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代表一種顯著的特性,而共同說出基督多方面的特性。 |
|
亞伯 |
|
天上的門雖一度向著亞當關閉,但是向這個人又重新開啟。因為他是準備捨棄他生命中一切的事物,來服事神的旨意。該隱卻想用自己的方法進入樂園之門,結果發現那門向他是關閉的,他無法找到通路。但是對於亞伯,這關閉了的屬天之門,卻再度重新開啟,使亞伯得以坦然進入,因為他已經預備棄絕生命的一切,甚至於生命的本身,為要與神的旨意和諧。這也就是說出主耶穌一個傑出的特性。 |
|
以諾 |
|
當眾人離開,而且是遠遠地離開神的時候,他是在地上唯一與神同行的人。我們的主耶穌也是這樣,祂是祂那個時代中,唯一跟隨神的人,別人離棄神,祂卻與神同行。 |
|
挪亞 |
|
他是一直活在將來審判之大日,和更新的光中,並且為此而活。他的工作也是為著那一日作準備,他一生長久的事奉,受盡時間的試驗、別人反對的試驗、拒絕和攔阻的試驗,而最厲害的乃是他受長期孤單的試驗。但是他卻在未來之日的光中,一直的活著而且恆久工作,為著那一個審判的大日,並那日之後一切的更新,這豈不是我們主耶穌的一個描寫嗎? |
|
亞伯拉罕 |
|
他是一位只以主為他的分的人:「亞伯蘭!你不要懼怕,……必大大賞賜你。」(創十五1)他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來到那地方作客旅,並作寄居的(創二十三4)。然而主是他的分,聖經說:他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又說:「他盼望一座有根基的城,就是神所經營、所建造的。」(來十一10、16)亞伯拉罕獨一的分,乃是主的自己,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。主耶穌也就是這樣過著孤單,而被剝奪的生活。但父是祂的永分,這就夠了。 |
|
以撒 |
|
他代表一個具體的事實,就是生命必定勝過死亡,使死亡受打擊,被擄掠而成為毫無意義。他衝破死亡,一直往前去。主耶穌也是這樣,祂的生命一直宣告,死亡在祂裡面毫無所有,這個生命是一直往前去,而且勝過死亡的。 |
|
雅各 |
|
他是一個苦難的人物,但是你讀過他一生的故事之後,就會發現這一個人,知道主耶穌所知道的事物,他也許比其他幾個人更能代表主耶穌的特性,他所知道的,就是只有在聖靈裡面的生命,才是高升的生命。雅各一直想在天然的肉體生命裡面得著高升,結果受到夠多和夠徹底的試驗,直到有一天他的肉體被擊碎而軟弱時,他才知道生命的高升,一點不是靠著肉體的智慧、巧計和力量,乃是靠著聖靈才能達到。主耶穌就是活在這個原則裡面,神是藉雅各在地上的生活,而說出神兒子在聖靈裡面的高升。 |
|
約瑟 |
|
他滿有前面每一個人的特性,而說出基督偉大真理的表號—由苦難達到榮耀。聖經說:萬有都是藉著神的兒子而造的(約一3;西一16)。所以第一部分(創造部分),是由神兒子來完成的,但是祂完成以後又在作甚麼?神是進入安息了,但是祂兒子又在作甚麼呢?創造之後又經過那樣長的時間,神兒子在作甚麼呢?祂是在積極的把自已放在那七個人的生命裡,組織在他們裡面,成為我們屬靈生活的經歷,而藉著這七個不同的人物,把祂自己的性格完全表現出來,所以讀列祖部分的聖經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把他們一一擺在耶穌基督的光中來讀。我們若真能從其中看見神所要的,以及祂兒子所作的,乃是要把祂自己再一次出現在人類的屬靈生活裡面,那麼就能稍微認識基督,也惟有這種認識,才有幫助、才有建造,才能產生能力和生命。 |
|
以色列部分 |
|
以色列這一部分,是從出埃及一直到瑪拉基,在這裡又分作三個小段: |
|
第一段是祭司,從出埃及記第十二章至撒母耳記上末了。 |
|
第二段是君王,從撒母耳記下至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二十一節。 |
|
第三段是先知,從以賽亞書到瑪拉基書為止。 |
|
(1)祭司方面 |
|
為了要知道祭司的意義,我們就必須先知道神揀選以色列民的意義,也就是說先要認識以色列人的地位、職事和其性質,我們可以讀到並聽到有關猶太民族許多的事,知道他們是一個非常優越的民族,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民族,按著一般的評論說:猶太人有宗教的天才,但是我讀聖經卻不覺得這樣,他們一切的善行都不是出於他們自己,而是完全出於神的恩典。 |
|
聖經對於以色列民的看法,一點不是宗教的天才,他們並不比其他民族強,比其他民族好,頂多和其他民族一樣;他們最顯著的特性,是負心、自私、搜掠、勒索和兇殺的天才。只要當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,或野心受到妨礙時,前面那些天才就表現出來了。司提反正好說出他們的光景,他對當時的首領說:「那一個先知,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?他們也把預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。」(徒七52) |
|
「那一個先知,不是你們祖宗所逼迫?」這一句話是一個挑戰,司提反這一段偉大的話,實在把以色列民族歷史最黑暗的一條線拆穿了,他們一點也沒有宗教的天才,並且完全是相反的。神自己也對以色列人說過這樣的話:「我揀選你們:並非因你們比別人好,或比別人偉大。」(申七7原文意) |
|
這樣說來,神為甚麼還揀選這一個民族呢?那樣差的民族,怎麼會被神完全接受,進入神並且靠著神的愛得以站住,使神一切的恩典都向著他們傾倒出來,並且激動神為著他們的利益,有一個厲害的關懷。原因乃是他們整個的生活,都是建立於居間的原則上:聖潔的祭司、神聖的祭壇、神聖的犧牲和供物、素祭,以及活的祭物,這一切都要大聲的呼喊。這不是為著一個優越的民族而預備的,也不是為著一個有宗教天才的民族而有的,乃是為著那些罪魁,那些最可憐、最悖逆、最不忠實的人而設立的,這些乃是神使人和自己發生最親密關係的根基。每一位對自己失望過度的人,都應當讀一讀詩篇一○五篇,以及前前後後的詩篇。讀的時候,你會一直讀到那個國家的不忠實,和無知的故事,但是神卻一直的赦免又赦免他們! |
|
為甚麼神要這樣呢?以色列人的歷史只有在耶穌基督的光中來讀,因為只有祂是唯一的解釋。為甚麼神要揀選以色列?他們的地位、性質和職事是甚麼?原因是以色列乃是神恩典的一個偉大的教訓,這恩典為人類預備了所缺乏的,並且使人得以與神相交。耶穌基督雖從以色列人的母腹中而生,祂一生的故事代表著祭司的職事是很清楚的,神一直宣告說:「不是由於你們的功績或良善,而是由於我的完全。」事實上,以色列所表現出來的,根本不是自己的良善、不是自己的偉大,也不是自己的天才,而是基督的偉大。祂怎樣為著那班以色列人,祂也照樣為著我們,因為「神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。」(林前一30) |
|
這有甚麼意義呢?乃是為叫「凡有血氣的,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」(林前二29)所有的榮耀乃是歸結於基督,神不惜用了很長久的歷史,要來達成這個目的,神是先把祂奇妙的恩典,放在一個民族裡;然後再藉著這一個民族,達到萬國、達到地極,達到滿了罪惡而無價值的人身上。請記得!這個恩典乃是在基督耶穌裡的(提前一14)。 |
|
(2)君王方面 |
|
這一部分是從撒母耳記上,到歷代志下,這主要說到有關神榮耀的事。就是神的榮耀,的確在一般蒙恩的人身上彰顯出來,被他們享受、宣揚,因為他們是蒙恩典的子民,所以他們也是榮耀的子民。寶座乃是能力、權柄、高升和管理的一個具體的象徵。這一部分,就是把天上至高至榮耀的寶座表現出來(耶十七12)。我們說到以色列人時,不得不先看大衛和所羅門王父子兩個人,在他們的身上,君王的榮耀和能力達到最高峰。 |
|
大衛是誰?他論到自己是甚麼?……他過去怎樣?大衛曾經在主的面前這樣說:「我是誰……?」(代上十七16)主對大衛說:「我……從羊圈中將你召來,叫你不再跟從羊群。」(代上十七7)大衛本是一個卑微的人,被人藐視,在他弟兄的心目中,算不得甚麼,他自己也認為沒有甚麼了不起;他的軟弱和錯誤,在神面前是藏不住的。固然大衛也有許多好的一面,但是這不是神的靈所要給我們看見的。神的靈藉著聖經給我們看見的,乃是大衛一生的故事,說出他根本不是一個優越和道德良好的人,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,被諸般的軟弱和人性的痛苦所環繞著,他也曾掉入了可怕的罪惡深淵裡,在那裡呼求神救他的命。結果?感謝神!把他從那可怕的深坑裡救了出來;但是他的確是經過深坑的。 |
|
再說所羅門王。他開始時,滿了出生的難處,他是生在罪中,長在罪中的人。當你讀列王紀下第十一章時,覺得希奇嗎?在這裡竟然有一個人蒙神為他作了一切的,並且蒙神賜給超過萬人的智慧、財富、名譽和權柄,遠遠超過以前任何世代的人。他實在是最蒙神保護和賜福的人,神雖然為他作了這一切的事,但是最後這個人的真性情終於顯露出來了:「所羅門王喜愛眾外邦女子。」他因此開始跌倒並墮落到罪惡的深淵和沼澤裡,以致演出人類最大的悲劇,結果王國很快的分裂,他也就走向君王最悲慘的道路。所羅門的一生就是這樣,他竟然墮落到那一個悲慘的地步,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,但是神賜福給所羅門王之前,就知道這一切的事,神知道這個人,知道所有可能發生而且必定發生的事。所羅門和大衛是非常普通的人,卻達到能力和榮耀的高峰。 |
|
為甚麼他們會這樣呢?沒有別的,乃是神的恩典,神為甚麼要這樣作呢?為甚麼給所羅門那樣大的智慧、財富、榮耀和能力,是先前的人所不能超過的,後來的人也不能有的呢?(王上三12)神為甚麼要使所羅門的榮耀這樣顯赫呢?若有人要說智慧,只要提所羅門就行了。主耶穌也曾這樣說:「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…」(太六29) |
|
為甚麼神要為大衛和所羅門王作這樣大的事呢?答案非常清楚,在新約聖經裡那些把大衛、所羅門和主耶穌連在一起的地方,神總是先把祂兒子放在眼前,把祂兒子的國度、榮耀和祝福,因著恩典的緣故,預先彰顯在大衛和所羅門的身上。列王紀的真正意義就是來說明這個,除此之外,別無意義。神總是藉著一些人,把關係祂兒子那偉大的真理,描繪在歷史的畫布上面,祂在祭司身上,說出贖罪恩典的偉大真理;然後又在君王身上,說出這恩典要領我們藉著耶穌基督,而達到榮耀的境地。 |
|
(3)先知方面 |
|
這一部分,可分為被擄前和被擄後兩大段,先知的職事就是發表神的心意,論到祂兒子和祂百姓,以及藉著那班百姓而達到萬國的豐滿心意。他們是神百姓無知走下坡路時的絆腳石,他們鼓勵並敦促祭司和君王,他們代表神在君王和祭司身上的意義—神聖正直的真理,他們總是被那時代所壓迫。他們的力量、希望和能力就是在於將來的日子,要來的那一個人;這一個人要來的日子,乃是先知一切力量、希望和靈感的泉源。一切救恩和榮耀都是由這個人而來,當主對門徒說:「你們說我人子是誰」時,門徒對這個問題的答案,充分代表眾人對先知的希望,但是主對那個答案,並不認為滿意,所以主再催著要門徒的答覆,為要知道他們對主的認識,是否達到了最高峰。門徒跟隨主三年多,聽祂講話,看祂行事,可以說對這位肉身的主,有相當的認識了。但是當主面向耶路撒冷走去時(指祂在地上生活最後的一幕),發出這個問題:「人說我人子是誰?」(太十六13)對這問題,眾人的答案各不相同,所以祂就直截的問門徒說:「你們說:我人子是誰?」事實上,祂是問:「眾人的答案的總結是甚麼?你們說到底結論是甚麼?你們以前聽我、看我、摸我,那麼我到底是誰?你們對我的認識是甚麼呢?到底你們看見了多少?」以後彼得的回答雖然使主滿意,但這只是像曇花一現而已,不久之後,回答得很好的彼得,竟然否認了他的主。我們把四福音讀過之後,馬上得著一個使人傷心的結論,就是門徒們雖然很緊密的跟隨主,聽見主一切的話、看見主一切的工作,但是他們卻沒有真正的「看見」,這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。主後來遇見他們,就是要暴露他們的失敗。 |
|
當主再對他們說話時,他們竟那樣的茫然無知,不曉得主是誰?也許他們很懂得聖經、懂得摩西五經、懂得詩篇、懂得先知書,但是他們卻沒有看見祂,這是主很明顯給我們看見的。門徒們沒有真正的看見「祂」,所以他們後來的生活有了災禍,棄絕主而逃避,他們的領袖甚至於否認主,他們在十字架之後可憐地分散了。 |
|
末了,我們再回到主題上來看,對於這一位藉著聖靈住在我們靈裡的基督,那豐滿認識的無限重要性。歸根究底地說:全本聖經從頭到末了,唯一的目的,就是要把神對人的心意啟示出來;使神因著人永遠的美善而得榮耀。這啟示乃是藉著神的兒子而成的,祂不僅把神告訴「我們」,並且這就是神對「我們」的心意;祂不僅是發表出來的道,祂也是有位格的道;所以這位基督,乃是控制著整本的聖經。祂是過去、現在、將來、以後永遠裡面神旨意唯一的答案。基督是宇宙性的,是一切的中心,控制一切並超越一切,藉著保羅的呼求照亮……心裡的眼睛(弗一18),對於基督而有的認識,要決定我們基督徒生活的偉大或是渺小。基督是一切事物的中心,我們對於祂的認識,可以斷定我們到底是屬於那一班的基督徒,以及屬靈的豐滿度量到底有多少。 |
|
本文轉載自《拾珍季刊》(2003年冬季)。原文由衣韓振英姊妹所翻譯,1972年2月見證書室出版。 |
|